當前位置:秒懂生活吧>健康科普>

恐龍時代的植物

健康科普 閱讀(1.28W)

1、舌羊齒:舌羊齒是喬木狀的落葉植物,單葉呈披針或倒披針形,葉子呈羊舌狀。2、本內蘇鐵:本內蘇鐵生存在三疊紀到漸新世,莖部粗短,兩性花。3、桫欏:桫欏是白堊世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4、種子蕨:種子蕨在晚泥盆世出現,在白堊紀滅絕,是一種原始的種子植物。5、蘇鐵:蘇鐵是裸子植物,雌雄異株。

一、舌羊齒

舌羊齒是晚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岡瓦納植物區特有的植物,少數見於侏羅紀早期。舌羊齒是喬木狀的落葉植物,高可達4米,主莖長有明顯生長輪,單葉呈披針或倒披針形,葉子上有明顯中葉脈,也有一些結成長多邊形單網眼的側脈,葉子呈羊舌狀,所以由此得名。

二、本內蘇鐵

本內蘇鐵是生存於三疊紀到漸新世的植物。本內蘇鐵的莖部較為粗短,被葉柄殘存的葉基所包被,有的枝條細弱分枝,表面光滑,本內蘇鐵為兩性花,頂生,或者是分佈在柱狀莖的周圍。

三、桫欏

桫欏是古老蕨類植物,是白堊世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距今約三億多年。桫欏的莖幹高達6米以上,直徑約10-20釐米,葉螺旋狀排列於莖部頂端,葉子比較大,形狀呈長矩圓形,三回羽狀深裂,羽片有17-20對,互生。

四、種子蕨

種子蕨在晚泥盆世出現,在白堊紀滅絕。種子蕨是一種原始的種子植物,雖然有種子,但沒有胚,雖然有花粉粒,但不能開花。

五、蘇鐵

蘇鐵也是從恐龍時代存活下來的植物,歷史發展很悠久。蘇鐵是裸子植物,雌雄異株。

恐龍時代的植物

恐龍時代的植物是什麼樣的?

一、舌羊齒

舌羊齒是晚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岡瓦納植物區特有的植物,少數見於侏羅紀早期。舌羊齒是喬木狀的落葉植物,高可達4米,主莖長有明顯生長輪,單葉呈披針或倒披針形,葉子上有明顯中葉脈,也有一些結成長多邊形單網眼的側脈,葉子呈羊舌狀,所以由此得名。

二、本內蘇鐵

本內蘇鐵是生存於三疊紀到漸新世的植物。本內蘇鐵的莖部較為粗短,被葉柄殘存的葉基所包被,有的枝條細弱分枝,表面光滑,本內蘇鐵為兩性花,頂生,或者是分佈在柱狀莖的周圍。

三、桫欏

桫欏是古老蕨類植物,是白堊世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距今約三億多年。桫欏的莖幹高達6米以上,直徑約10-20釐米,葉螺旋狀排列於莖部頂端,葉子比較大,形狀呈長矩圓形,三回羽狀深裂,羽片有17-20對,互生。

四、種子蕨

種子蕨在晚泥盆世出現,在白堊紀滅絕。種子蕨是一種原始的種子植物,雖然有種子,但沒有胚,雖然有花粉粒,但不能開花。

哪類植物是恐龍時代的霸主?

距今4億年前,陸地上出現了最早的高等植物——裸蕨類,經過數千萬年的演化,在遍佈水澤的陸地上,高大挺拔的蕨類植物——鱗木、封印木、蘆木等組成廣袤的沼澤森林。距今1.8億年的中生代侏羅紀,地球變得溫暖而潮溼,桫欏類植物便應運而生。那時,大陸很潮溼,多沼澤河流,到處生長著由高大樹蕨組成的森林。此時,正是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蕨類植物便成為恐龍的食用植物之一。後來由於地質的變遷,多數被深埋地下變成了煤炭。

現今在地球上生存的蕨類植物大多是草本植物,約有12000種,我國約有2600種,廣佈於全國各地,以華南、西南地區最豐富。許多蕨類植物與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如蕨、紫箕等是重要的野生蔬菜,一些蕨類植物的根狀莖富含澱粉,可釀酒或做食品,有很多蕨類植物可供藥用,如陰地蕨可治小兒驚風等;樹蕨的幹可做工藝品;在農業上,水生蕨類滿江紅與藍藻共生已成為當前國際注目的固氮綠肥和小氣候等環境條件的指示植物。蕨類植物體形美觀,可綠化庭園,是很好的觀賞植物,同時也是研究生物進化和植物系統發育理論的重要材料。

桫欏又叫樹蕨,是倖存下來的唯一木本蕨類植物,與當今世界上眾多矮小的草本蕨類相比,它那如樹狀高聳的身軀十分特殊,被譽為“蕨類王國中的巨人”。它的莖幹高達6米,幹粗一般30~40釐米,挺拔而不分枝,許多大型羽狀葉簇生在莖幹頂部,猶如一把張開的巨傘。桫欏無花,不結種子,靠孢子囊長出的孢子來繁育後代。孢子落入土壤以後,首先萌發長出一個心形片狀體,稱為原葉體,原葉體下面生有假根,能夠獨立生活。

桫欏喜溫暖溼潤氣候。主要分佈地區的氣候特點是冬季溫暖、夏季炎熱、冷熱交替、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7.9~19.7℃。在水分達到飽和狀態的環境中,也有桫欏生長。空曠地或山上,光照強烈,一般不見桫欏生長。桫欏產於雲南西部和東北部、四川南部、貴州西北部和南部、廣東、廣西、臺灣和福建南部等地。桫欏是珍稀綠化樹種,樹形獨特雅緻。髓心有祛風除溼、活血去淤、清熱止咳及預防流行性感冒之效。

然而,桫欏始終是進化較原始的樹種,根系並不發達,僅在莖幹基部生有一些不定根,莖中的維管束也較原始,吸收、運輸水分和養分的能力不強,當環境稍有惡化,便會大量死亡。目前,全世界共有桫欏類植物約600種,它們或在熱帶雨林之間,或安身於潮溼的亞熱帶溝谷溪畔。我國為桫欏設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赤水縣城東南約40千米處的金沙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