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懂生活吧>教育>

老熊當道是什麼意思?

教育 閱讀(1.31W)

意思是:當道:把路擋住。比喻猛將鎮守要塞

老熊當道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老熊當道

成語發音:lǎo xióng dāng dào

成語解釋:當道:把路擋住。比喻猛將鎮守要塞

成語出處:清·錢謙益《元日雜題長句八首》之五:“老熊當道踞津門,一旅師如萬騎屯。”

成語繁體:老熊當道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指猛將鎮守要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 老羆當道 檢視更多老熊當道的近義詞>>



老羆當道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 《北史·王羆傳》:“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襲羆,羆不覺。比曉,軌眾已乘梯入城。羆尚臥未起,聞閤外洶洶有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 ‘老羆(pi) 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逐至東門,左右稍集,合戰破之。”

釋義用法 北魏大將王羆遇到敵人襲擊,從床上跳起,袒身赤足,持木棒大喝:“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把來敵嚇退。後以此典表現將官把守要地也形容猛士豪氣。

用典形式

【羆臥】 宋·陸游:“老氣猶能作羆臥,壯懷誰復記鴻軒。”

【熊羆守】 清·王士禛:“復隍幾見熊羆守,棄甲空傳犀兕多。”

【老羆當道】 宋·陸游:“老羆尚欲身當道,乳虎何疑氣食牛。”

【老羆高臥】 宋·王安石:“老羆豈得長高臥,雛鳳仍聞已間生。”

【老熊當道】 清·錢謙益:“老熊當道踞津門,一旅師如萬騎屯。”

【臥羆吞貉子】 宋·陸游:“漫道臥羆吞貉子,安能淅米向矛頭。”

“老羆當道”一詞的來歷?

羆(pí)棕熊,通稱人熊。毛澤東詩《七律·冬雲》:“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老羆,王羆自稱。王羆,南北朝時西魏大將。《北史·王羆傳》:“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襲羆,羆不覺。比曉,軌眾已乘梯入城。羆尚臥未起,聞�外洶洶有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卻說王羆鎮守華州時,東魏大丞相高歡,親率十萬大軍,進駐潼關,準備攻打華州。當時華州守軍兵寡糧不足,城池又很破舊,西魏將士人心惶惶。王羆一面派人搬取救兵,一面激勵部下同心協力守城。同時下令軍民總動員修補州城,以防高歡軍隊的突然襲擊。於是,兵士們天天在城外架起雲梯,修葺加固城牆,深挖護城河。開始時,每天收工,總是把梯子帶回城內,以防敵軍夜襲。日子一長,未見東魏軍的影子,兵士們漸漸放鬆警惕,麻痺大意起來,乾脆把梯固定架在城牆上,懶得搬動了。一天夜裡,高歡突然派遣韓軌、司馬子如等將領,率領一支輕騎兵,從河東前去襲擊華州城。天快亮時,東魏軍到達華州城下,看見有梯子架在城牆上,便越過護城河,攀登而上,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地攻入城裡。這時,王羆還躺在床上睡覺,他聽到門外人聲鼎沸,夾雜格鬥搏殺之聲,知道有了變故。他一躍而起,顧不及穿戴,隨手操了一棍白木棍棒,披頭散髮,赤膊上陣。王羆衝到門外,大喝一聲道:“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聲若洪鐘,隨手撂倒幾個衝在前面的敵兵。東魏軍沒有防備,被眼前這天神般的黑大漢給嚇懵了,紛紛後退。王羆揮舞棍棒,窮追不捨,一直把他們趕到東門。這時,城裡的將士聞訊趕來,聚集一起,浴血奮戰,終於把進城的敵軍擊潰了。韓軌見形勢不妙,忙從城上跳下,逃回去了。不久,高歡的後援大軍到達華州城下,見城上早已壁壘森嚴。王羆整裝披掛,站在帥旗下,威風凜凜。兩軍對峙,高歡喝道:“大軍壓境,還不快快投降!”王羆厲聲道:“華州城就是我老羆的家,我全軍將士誓與城池共存亡!你們不怕死的就送上門來吧!”言罷萬箭齊發,高歡回頭看看韓軌部潰逃的狼狽相,知道佔不了便宜,只好撤圍退軍。另據《周書》載,王羆的“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一語不是在韓軌等偷襲華州時所說,而是在沙苑之役對周文帝宇文泰派來勞軍的使者說的。貉子又同“獾”(huān),王羆這句話是諧音雙關語,即“我老羆當道臥,你獾子(高歡)那得過”。由此看來這王羆還不僅僅是一介武夫,尚有點風雅戲謔的呢!後遂用“老羆當道”比喻得力的將領或要員鎮守於衝要之地。也用來表示壯士抗敵的豪氣肝膽。亦作“老羆高臥”或“羆臥”。

王安石《輒次公闢韻書公戲語申之以祝助發一笑》詩:“老羆豈得長高臥,雛鳳仍聞已間生。”陸游《曉出至湖桑埭》詩:“老氣猶能作羆臥,壯懷誰復記鴻軒。”王維《工部楊尚書夫人京兆王氏墓誌銘》:“河南則分虎臨人,華陰則老熊當道。”錢謙益《元日雜題長句八首》之五:“老熊當道踞津門,一旅師如萬騎屯。”□

亦作“老熊當道

動物名稱(……)(……)當道

【豺狼當道】當道:橫在道路中間。比喻壞人當權。

【奸臣當道】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壞人當權。

【老羆當道】比喻猛將鎮守要塞。

【老熊當道】當道:把路擋住。比喻猛將鎮守要塞。

【獅虎當道】危險的阻障,指作為不採取行動的藉口而捏造的或誇大了的危險。

【臥狼當道】當路躺著惡狼。形容前途凶險。

“老羆”一詞的來歷?

老羆當道 :

lǎo pí dānɡ dào

《北史.王羆傳》載:王羆除華州刺史,"嘗修州城未畢,梯在城外。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襲羆,羆不覺。比曉,軌眾已乘梯入城。羆尚臥未起,聞合外洶洶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按,宋王安石《輒次公闢韻書公戲語申之以助發一笑》詩:"老羆豈得長高臥,雛鳳仍聞已間生。"即用此典。

後亦喻猛將坐鎮要衝。亦作"老熊當道"。

老羆當道什麼生肖

比喻什麼動物,馬熊,老羆當道打一動物,老羆當道成語出處,道雄,老熊是什麼意思,一團和氣的含義,松田道雄,老羆當道的動物是什麼生肖。

老羆當道出處《北史·王羆傳》:“羆除華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

南北朝時期,王羆任華州刺史,修築城牆加強防禦。

神武派韓軌、司馬子如率軍前去偷襲華州,王羆絲毫也沒有發覺,敵人爬上城牆時他還在睡覺。

見有動靜,王羆赤身裸體拿起大棒迎敵,大聲喝道:“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