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懂生活吧>教育>

教學相長是什麼意思

教育 閱讀(1.6W)
教學相長是什麼意思

教學相長”原意是說,學的人通過學習知道自己不足,教的人通過教別人知道自己還有難點,然後都再去進一步鑽研,所以無論學的人還是教的人都能通過教學過程得到提高。

現指教和學兩方面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長(zhǎng):增進,提高。

該詞出自於:《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意思是:《禮記·學記》:因此深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德行不足,教書育人之後才知道自己學識不通達。知道自己德行不足然後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學識不通達然後才能自我奮勉。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造句:

1、師生相互砥礪,溝通,便能教學相長。

2、教師天天講課,但決不會把本錢”講光,相反越講本錢”越雄厚,這就叫教學相長。

3、高目標,高要求,教學相長,奮鬥方可成才。

4、教學相長,提升法學教育的質量。

5、教學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做到教學相長,學生能學得更好,老師教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成語故事:

子夏是孔子後期學生中的佼佼者,才思敏捷,少時家貧,苦學而入仕,曾做過魯國莒父宰。子夏才氣過人,孔子去世後,子夏來到魏國的西河(今山西河津)講學,授徒三百,當時的名流吳起、田子方、李悝、段幹木、公羊等都是他的學生,連魏文侯都問樂於子夏”,尊他為師。子夏在跟隨孔子學習時,曾問孔子詩經”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是什麼意思,孔子回答說:這是說先有白色底子,然後才畫圖畫”子夏又問:那麼,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以後呢?”孔子聽了之後,非常高興,回答說:卜商啊,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我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聰明的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後素”中,領悟到仁為先,禮在後”的道理,這反過來又進一步啟發了孔子,所以孔子很高興,認為可以和子夏一塊探討《詩經》了。

成語寓意:

博學如孔子,也並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他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受到學生的啟發,進一步豐富自己的學識。這就是教學,古人早就知道了。由此折射出一個普遍的道理客觀世界萬事萬物是互相聯絡、互相依存的。在授於他人知識的同時自身也會得以提高。正如施人於援手,受益於自己。

近義詞 :

1、相容幷包 [ jiān róng bìng bāo ]

釋義:把各個方面或各種事物都容納進去。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必將崇論閎(hóng)議;創業垂統;為萬世規。故馳騖乎相容幷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

白話譯文: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應當有崇高巨集偉的主張,開創業績,傳留法統,以此成為後世遵行的榜樣。。必因此思想開放崇尚自由就可以兼採多加之長包容一切,而勤于思考的人就可以獲得與天地一樣廣博的思想領域。”

2、斆學相長 [ xiào xué xiāng cháng ]

釋義:指教與學相互促進。

出處: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責善》: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蓋斆學相長也。”

白話譯文: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責善》:假使我是對的,能夠因此清楚我是對的,假使我是錯,能夠因此明白來改正我的錯誤。這就是教者學者彼此互相規勸而長進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