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生活吧>教育>

有道之士是什么意思?

教育 阅读(3.26W)

意思是:明白事理的人

有道之士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有道之士

成语发音:yǒu dào zhī shì

成语解释:明白事理的人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有识之士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有识之士 查看更多有道之士的近义词>>

成语例句:我们愿意结识有道之士



道士是什么意思

1、士shi。指道教徒。2、泛指有道之士。

有道之士,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汉刘向《新序·节士》:“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_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后汉书·第五伦传》:“第五伦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名姓,自称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_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亲友故人莫知其处。

《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

阳明心学118――有道之士

            阳明心学118――有道之士

         (2020年6月23日10:13)

     读《答南元善》一文,其中写到“有道之士”,细品之后,才知指的是真正致良知的人。这也是我个人的见解,不知对与不对。

     在阳明先生眼中,南元善是真正致良知的人,是真正的高人,比陶渊明都厉害。为什么这样认为的呢?我真的很是纳闷。陶渊明可是我们心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之士,要比其高远,必有其过人之处。阳明先生在文中写到“世之高抗通脱之士,捐富贵,轻利害,弃爵录,决然长往而不顾者,亦皆有之。”

     世上确实有这样的品行孤高之人,他们大多是寄情山水、诗酒、技艺或嗜好等。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在封建社会,唯有读书做官是唯一的正途,偏离了这个路径似乎就是不务正业。对于这种寄情于山水诗酒的人来说,大多是在仕途上不得志之人,只是转移自己内心的困苦罢了。真得志了,也就不会捐富贵、轻利害、弃爵录了。这种被迫如此做的人,其实内心中是很难受的,一旦厌倦了外物,当意衡心郁,情随事移,则忧愁悲苦随之而作,最后还是会郁闷抱怨。

     对比南元善与陶渊明,二者都是因为工作上的不顺而离职,但从良知的角度来说,明显不同。陶渊明是不愿向小人低头而罢官,是为一已之私而赌气而走,不存在至良知的成份在内。而南元善就不同了,是为了宣扬致良知的学问而被离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虽被离职,仍然一心向学,并没有留恋之意,似乎早该如此的感觉。从这一点来说,阳明先生认为比陶渊明强吧?认为南元善是真正的“有道之士”。

     真正的“有道之士”,都是真正致良知的人。而真正致良知的人,其良知“昭明灵觉,圆融洞澈,廓然与太虚而同体。”心就象太空一样宽广,什么也障碍不住它。什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都如微尘一样,又怎么让如此宽广的心受污呢?真正致良知的人,还用寄情于山水诗酒吗?他们的心“本无富贵之可慕,本无贫贱之可忧,本无得丧之可欣戚,爱憎之可取舍”,什么也牵动不了致良知的心。

     学习此文,从南元善身上就能看到什么是真正致良知的人。说得再好没用,关键在于行。阳明先生提倡知行合一,重在行上。说谁都会说,但行并不是谁都能行。我学习此文,感到自己身上有很多缺点和毛病,光心之廓大这一点,自己就做不到,何谈其他呢?

     今天早晨,儿子起床后,说嗓子痛。因为昨天下午在学校吃的东西不洁,而导致到家后都呕吐了。现在天热,又没有及时补水,肯定是缺水所致。我让他多喝水,而妻子说给他拍打。我一听就来气,拍打能起作用吗?妻说他喝了一杯蜂蜜水了。她这种治疗方法,我是不赞成的。现在高三时间如此紧张,还在那里拍打,我怎的很生气。

     现在一想,还是自己心胸不廓大,要是心胸廓大,还计较那种方法吗?也就不至于两个人生气了。只是站到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付诸生气的实践,还是没有做到换位思考。还学习阳明心学,真是越学越倒退,越学越不行。反思自己,根本的还是学而不会用,做不到知行合一。学得再好,如果遇事用不上,还是白学。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我是光讲道理了,而没有注重效果。以后,要注重这方面,廓大心胸是关键。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练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做圣贤文化实践的榜样,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

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之友什么意思

多接近有品德,有道行的人;无品无德的人还是早早不联系的好。

关于有道之人的定义:

有道德的人一定是懂得并能体谅人性弱点的人。他会把人当成人来要求,不会对人教条苛责。

其次有道德的人看待自己一定是很谦虚的。他并非有意谦虚,而是真的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多缺点。

有道德的人一定是坚定而不随波逐流的人,因为对于是非对错,他的判断和选择都出自于自己的深思熟虑,并且他还在不断地深入思考、重新审视和认识这个世界。

关于无义之友的定义:

无义指的是不忠不义,不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忠诚,现在主要指男女之间的感情态度。不义,指不合乎道义不正当行不义之事的人。不孝 ,不孝敬父母。

《道德经》第十五章 有道之士啥模样?

原文

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1】,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2】为之容。豫兮【3】若冬涉川,犹兮【4】若畏四邻【5】,俨兮【6】其若客,涣兮其若释【7】,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8】。

【注释】

1.善为士者:指得“道”之人。

2.强:勉强。

3.豫兮:豫,原指一种小动物,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之意。

4.犹兮:犹,原指野兽名,性警觉。犹兮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

5.四邻:周围邻国。

6.俨兮:形容端谨、庄严的样子。

7.涣兮其若释:涣兮,形容融散洒脱的样子。帛书此句作“涣兮其若凌释”,郭店简本此句作“涣兮其若释”,考虑上下句式一律,以简本为优,据改。

8.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思

9.今译:古时善于行“道”之士,微妙通达,深刻而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勉强来形容他:小心审慎啊,像冬天涉足江河;警觉戒备啊,像提防邻国的围攻;拘谨严肃啊,像是赴宴的宾客;融和可亲啊,像冰块缓缓消融;淳厚质朴啊,像未经雕琢的素材;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浑朴没有心机啊,像浊水一般。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在安静中,涌动暗含无穷生机?

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这一章,老子首先为我们画了了一幅有“道”之士的肖像画,以便让我们更好的辨识有道者与普通民众的差异。但这样的描白,却像是在说生活中的路人甲:胆小怕事,与人为善,纯朴老实,拘谨寡言......跟我们心目中仙风道骨的得“道”之士,貌似有不少差距。我们甚至可能会自恋地想,得“道”之士长这样,没啥大不了啊,我是不是也可以?真这样想,还是醒醒吧。

外在形象明显不是重点,老子只是想强调,有”道“之士是低调不张扬的,这是修为到了境界的返朴归真。他们的谨慎,是因为具备了无边的智慧,是源于对无常的敬畏,而不是来自对无名的恐惧。

一位知名企业家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您能否谈谈企业经营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我没有觉得我的企业已经成功了,它只是在成长的路上,我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刻准备着应对企业发展中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正是这样一种在旁人看来完全是谨小慎微的作风,让这位企业的掌舵者得以在风浪中护驾着他的航船安然前行。

2001年,在华为迅猛发展前景一片看好的时候,任正非却居安思危,在公司内刊上发文,名为《华为的冬天》,他告诫所有人,不要盲目乐观,做好过冬的准备。在那篇著名的文章中,任正非如是说:

10多年过去,华为依然平稳发展,华为的冬天并没有真正来临,这样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审慎之心,连老天也得给几分薄面吧?人在事业顺畅人生得意的时候,最难得就是保持一份淡定和谨慎,有这样宠辱不惊的境界和智慧,有如此充分的准备,冬天来了又如何?瑟瑟发抖的,必定只是那些盲目乐观、临时抱佛脚的人!

所以外在形象,从来不是区别有“道”之士(简称智者)与大众的分水岭,重点在后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这两句道出了智者的境界。当遭遇困顿时,有人怨天尤人不思进取,有人心灰意冷随波逐流,有人急躁冒失全无章法,只有智者才能保持冷静,在定静中看清局势而不至沉沦,最终找到出路;当周围安于现状,整体成长乏力时,智者则不断的自我更新,看似与众人一样安然居于稳定环境中,内在却涌动着无穷生机。

智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不自满,他知道个体的局限,同时也懂得与宇宙的浩瀚连接。正是因为不自满,所以能够不断清理和更新,焕发新生的光彩。

有时候,我们不敢迈步,蜷缩于安全区,可能是因为害怕未知,这也是一种被动的自满,用自满阻挡探索和成长。因为恐惧,我们安慰自己要知足,我们与现实没有底线的一再妥协,犹如温水中的青蛙,被一点点消耗着生命,我们心知肚明,却往往动弹不得。因为新生本身也会伴随着痛苦,破除我执的痛苦。害怕痛苦的人,只能安于现状,让自己处于“盈满”,不愿意去接受变化,那厚厚的茧将自己重重包裹,看似保护,实则枷锁,永远没有破茧成蝶的一天!

前一章老子说过,“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教我们把握早已存在的道。由于“道”之抽象难于理解,本章又给我们画出了善为道者的肖像,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对照观摩,更便于效法智者。智者尚且不自满,还在“蔽而新成”,不断更新着自己的生命,作为普通人,我们有什么理由固步自封呢?

走吧,追随有道之士的步伐,去获得新生!

注:《道德经》原文部分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