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懂生活吧>健康科普>

麥葉是什麼顏色

健康科普 閲讀(1.07W)

麥葉在生長期間都是深綠色的,等小麥成熟之後葉片又會變為金黃色。小麥通常都是在秋季播種的,等到第二年夏季收穫。通常秋季、冬季、春季小麥整體都深綠色的,等夏季初温度開始升高,小麥就會慢慢變色,會變為金黃色。成熟後也是金黃色的,要及時採收。

麥葉是什麼顏色

小麥葉子是什麼顏色?

一年生草本,高30一120釐米。葉鞘無毛;葉舌膜質,短小;葉片平展,條狀披針形,長10一20釐米,寬5一10毫米。穗狀花序圓柱形,直立,長5一10釐米,寬約1釐米,穗軸每節着生1枚小穗;小穗長約l0毫米,含3—5小芝,兩側鹺扁,側面向穗軸,無柄;穎卵形,近革質,中部具脊,頂端延伸成短尖頭或芒;外稃扁圓形,頂端無芒或具芒;內稃與外稃近等長,具2脊。穎果卵圓形或矩圓形,頂端具短毛,腹具縱溝,易與稃片分離。花果期7—9月。

小麥的葉有什麼特徵?

小麥葉片的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同時也是小麥呼吸和蒸騰的重要器官。小麥的葉片有5種,有盾片(退化葉)、胚芽鞘(不完全葉)、分櫱鞘(不完全葉)、殼(變態葉)和綠葉(完全葉)。我們通常説的葉片是指發育完全的綠葉。這種葉由葉身(葉片)、葉枕、葉鞘、葉耳和葉舌組成。葉片與葉鞘的連接處叫葉枕。葉鞘着生在莖節上,包圍節間的全部或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加強莖稈強度,也可進行光合作用。葉舌位於葉片與葉鞘的交界處,主要功能是防止雨水、灰塵和害蟲侵入葉鞘;葉耳很小,着生在葉片基部左右兩側,環抱莖稈,有的品種沒有葉耳。葉耳有紅、紫、綠等不同顏色,可作為鑑定品種的標誌。小麥葉片數因品種和環境及栽培措施有一定變化,但在一定地區都有其最適的主莖葉數,並且相對而言比較穩定。例如黃淮麥區在適宜的播期和栽培條件下,多數冬小麥品種的主莖都在12~13片葉,而且多數在冬前都是6~7片葉。春季生長6葉片。但分櫱的總葉片數,隨生長時期的推遲和櫱位的升高,逐漸減少。當播種晚時,主莖的葉片數會明顯減少,而且主要是冬前葉片數減少,春生葉片數在管理適當時仍可達到6片。春小麥主莖總葉數多為7~9片,也有6片和10片的,與生長期有關。一般晚熟品種葉片偏多,早熟品種葉片偏少。

根據生產上需要,按葉片的着生部位,通常把葉片分為近根葉或莖生葉兩類。近根葉是着生在分櫱節上的葉片,是從出苗到起身期陸續生長的。近根葉常因品種、播期不同而有所變化。同一品種、播期較早的,一般近根葉數目較多,葉片總數也隨之增加。近根葉主要是在拔節前用其所製造的光合產物,供給根、葉和分櫱的生長需要,對於壯苗起重要作用,因此近根葉生長的程度及長勢通常作為劃分壯苗或弱苗的重要指標。莖生葉是指着生於地上部莖稈的葉,其葉鞘包着伸長的節間,各葉片在莖稈上拉開距離。因為莖稈節間多為5節,所以莖生葉也多為5葉,從着生部位來分,最上部的莖生葉叫旗葉,旗葉和下部的倒2葉稱為上部葉片,倒3葉和倒4葉稱為中部葉片,倒5葉稱為下部葉片。莖生葉所製造的光合產物,除了供本身生長需要外,主要是供給莖、穗及子粒的生長。因此只有莖生葉片的健壯,分佈合理,才能實現壯稈大穗。小麥生長後期上部葉片的主要功能是製造光合產物供給子粒形成和灌漿,所以保護葉片,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對形成大穗、增加粒重和提高產量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