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懂生活吧>教育>

貪心不足是什麼意思?

教育 閲讀(1.97W)

意思是:貪得無厭,永不滿足。

貪心不足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貪心不足

成語發音:tān xīn bù zú

成語解釋:貪得無厭,永不滿足。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

成語繁體:貪心不足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需求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貪得無厭  貪心無厭 

成語例句:劉心武《鐘鼓樓》第三章:“絕不是那種不知天高地厚、貪心不足的人。”

貪心不足什麼意思?貪心不足典故介紹

赤壁之戰戰敗以後,曹操將重心放在了穩定內部,隨後親自率軍討伐關中,擊敗馬超聯軍,馬超還想割地求和但曹操沒有答應,最後平定涼州。兩年後曹操又號令四十萬大軍南征孫權,孫權則率軍在濡須口處抵抗曹操,兩軍相持不下,但當時正值春季氣候多雨,曹操難以攻克便下令撤軍。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貪心不足”,就和濡須口之戰有關,下面就為大家講講背後的典故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發生在濡須口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和孫權。原文如下:

(孫權)以鞭指操曰:“丞相坐鎮中原,富貴已極,何故貪心不足,又來侵我江南?”操答曰:“汝為臣下,不尊王室。吾奉天子詔,特來討汝!”孫權笑曰:“此言豈不羞乎?天下豈不知你挾天子令諸侯?吾非不尊漢朝,正欲討汝以正國家耳。”操大怒,叱諸將上山捉孫權。忽一聲鼓響,山背後兩彪軍出,右邊韓當、周泰,左邊陳武、潘璋。四員將帶三千弓弩手亂射,矢如雨發。操急引眾將回走。背後四將趕來甚急。趕到半路,許褚引眾虎衞軍敵住,救回曹操。

吳兵齊奏凱歌,回濡須去了。操還營自思:“孫權非等閒人物。紅日之應,久後必為帝王。”於是心中有退兵之意,又恐東吳恥笑,進退未決……忽報東吳有使齎書到。操啟視之。書略曰:“孤與丞相,彼此皆漢朝臣宰。丞相不思報國安民,乃妄動干戈,殘虐生靈,豈仁人之所為哉?即日春水方生,公當速去。如其不然,復有赤壁之禍矣。公宜自思焉。”書背後又批兩行雲:“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看畢,大笑曰:“孫仲謀不欺我也。”重賞來使,遂下令班師。

按照小説的情節發展,曹操率四十萬大軍進至濡須口,孫權領兵抗敵。經過一番激戰,雙方陷入僵持。一日,曹操率五十多名騎兵出營,在一座小山前偶遇孫權,兩人脣槍舌劍,進行了一番口舌之爭,隨後又進行了一場混戰。沒過多久,雨季來臨,曹操有退兵之意,但又唯恐被孫權笑話。正在猶豫不決之際,孫權派人送來了一封親筆信。曹操看罷,哈哈一笑,下令全軍撤回中原。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孫權口中的“貪心不足”,意為貪得無厭,用不滿足。這也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説中提到的此次曹操與孫權在濡須口進行的較量,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據《三國志•武帝紀》載:“十八年春正月,進軍濡須口,攻破權江西營,獲權都督公孫陽,乃引軍還。”《三國志•吳主傳》亦稱:“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歎其齊肅,乃退。”儘管這兩段史料的記載稍有不同,但從結果來看,曹操並非達到戰術目的。因此,這場戰爭可以視之為孫權的一次勝利。

至於小説中提到的孫權寫給曹操的信,也是真實的歷史事件,這個典故出現在《三國志•吳主傳》注引《吳歷》當中,原文是這樣的:“權為箋與曹公,説:‘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乃徹軍還。”

為何這場雲集了十餘萬兵力的惡戰就這樣戛然而止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雙方的作戰地點集中在長江一線,東吳隨軍的優勢盡顯無疑。據《吳歷》載,戰事剛開,孫權就率水軍發動反對,一舉俘虜了曹軍三千餘人,曹操被迫又進攻轉入防守,戰事也因此從攻防戰變成了陣地戰其次,長江一帶的雨季來臨,令曹軍行動更加困難。

除了這兩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這便是孫權在此戰中展開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強大的抗壓能力。上面提到,戰事開始時,孫權就率部取得了俘獲曹軍三千人人的輝煌戰績,令曹操對孫權的軍事指揮能力刮目相看。在雙方陷入僵持期間,孫權還有一個舉動,令曹操佩服不已。《三國志•吳主傳》注引《魏略》載:“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曹操見狀,感歎不已,説出了這樣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貪心不足敗事有餘是什麼意思?

你好,你的這個問題好像不能反應你想要的答案,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是想問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是嗎?這是一句八字成語,意思是説:一個人啥也做不好,不但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幫了倒忙!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