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懂生活吧>教育>

卧虎藏龍影評

教育 閲讀(2.82W)

從小説到電影,《卧虎藏龍》的變化不僅是文字到影像的,也是近代到現代的,還是大陸文化到台灣文化,再轉至以好萊塢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過程,其中的變化耐人尋味。

卧虎藏龍影評

就電影和小説中的主人公李慕白來説,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小説中簡單的情慾關係在電影中由於玉嬌龍的加入,成為一張紛亂糾結的網。表面上看起來,《卧虎藏龍》表現的是刀劍江湖,實際上,其內在的張力卻不是來自於立身江湖的武功(或者説青冥劍和武功都只是慾望的藉口和象徵),而是每個人內心的情感和慾望世界——這或者才是李安所要表現的“江湖”。



卧虎藏龍影評

關於電影《卧虎藏龍》影評。

一、從武打鏡頭來講:

導演李安説過,武俠電影裏必不可少的就是武打動作,然而觀眾並不樂意一直看武打電影裏枯燥無味的“邦”、“邦”、“邦”的打鬥。所以《卧虎藏龍》裏的武打鏡頭有很多精妙的設計,例如俯拍夜裏玉嬌龍和俞秀蓮飛檐走壁在城牆上追逐的鏡頭,鏡頭捕捉到的每個演員躍起落下的動作都牢牢地牽動着觀眾的情緒;張弛有度更是牢牢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二、從顏色的處理和運用方面來講:

整體電影的色調偏淡,有青色、綠色、白色等,重在讓該電影藴含着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美感;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講到玉嬌龍和羅小虎的大漠情緣的回憶時,有一段羅與玉同騎一匹馬的鏡頭,此時玉身着紅衣,背景是蒼黃的大漠,用紅色這樣豔麗的色調,象徵着羅小虎和玉嬌龍之間年輕、熾熱、真摯的愛情。

三、人物性格和情感分析:

第一遍看這部電影時,並沒有看太懂,覺得其中有許多朦朧的東西並未表達出來,再回過頭來觀看的時候,才稍有覺察和體會,看似並未表達出的但卻異常強烈的人物情感,通過鏡頭含蓄地流露,最牽動人心且欲罷不能。

(一) 李慕白:

李慕白是所有人都羨慕的武林高手,大家都覺得他是一個已經得道的高人,但他卻對俞秀蓮説,他並沒有得道的快樂,反而有墜入黑暗深淵的恐懼和無助,李慕白更像一個“成功”的中年人士,看似擁有着別人羨慕的人生,但同樣有自己難以言説的慾望和苦楚。

(二) 俞秀蓮

俞秀蓮應該是一個極符合中國賢妻良母形象的女人,知書達理,大氣體貼。她遵守着封建禮教對她的約束,默默守護着對李慕白的愛。在看出李慕白對玉嬌龍的私心後,沒有過多的抱怨,反而多次對玉嬌龍手下留情,在玉嬌龍盜取寶劍後不拆穿她,在李慕白死後不殺她,俞秀蓮珍視愛人,也珍視玉嬌龍給她的姐妹情誼,是一種仁者愛人的大智慧。

(三) 羅小虎

羅小虎對玉嬌龍的愛情,更貼近於年輕人的愛情,勇敢、無畏,卻又透露着莽撞,得不到的,毀了都行,也絕不讓給別人。他為她從新疆追到武當山,卻終究沒能廝守在一起,誰的青春裏,沒有一個愛而不得的人呢。

(四) 玉嬌龍

玉嬌龍是整個電影的核心人物,她的性格在我看來最難揣測。她應該是一個過分追求自由的十分叛逆的少女形象,在荒漠裏和土匪頭子先廝打後戀愛,自小揹着家裏人學武術只為追求自己心裏幻想的快意江湖,敢逃婚,敢獨自單挑各路英豪,這怎麼看都不像一個富家千金乾的事。

《卧虎藏龍》影評

探索“江湖”中活着的“正確”姿態

這部電影,是一個盛着“武俠大餐”的社會樣貌盤子。

李安導演真的很擅長趁舒適的氛圍不備,趁陶醉的觀眾不備,擺出一些難以啟齒的大道理。尤其是當最後一位主角的價值觀清晰起來的時候,你就能自然而然的想到它和其他幾個主人公動機間的化學反應,並且這種體驗,不需要故事。

於是你吃着盤裏美味的“大餐”,盡情沉溺在導演與動作指導聯合帶來的酣暢淋漓的武打戲碼中。這其中既有李慕白的“大師風範”,又有俞秀蓮深藏於心的告白,而你,果斷記住的還是玉嬌龍這樣鮮辣十足的“主菜”。

這盤鬧騰的“大魚”,自偷走了寶劍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會被整條故事線牢牢捆住,又或者説,因為她年少不知的莽撞,才致使整個故事發展下去。

這故事打動我了嗎?沒有,它撓疼我了。

因為我會想到人們能夠“理解”她,不是因為她被迫離家的苦衷,而是因為她讓我們許多人真實的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那一面。

魯莽,自私,對前輩的不屑,依賴物質(那把劍)帶來的安全感,甚至有些自大,而又確實“有些潛力”。

你甚至會認可,將“卧虎藏龍”這個詞,放到現代社會中去討論。

那是指一些“有才華,有夢想,有潛力,且渴望自由”的年輕人。他們未經歷社會,嚮往着社會,同時又厭倦了老一輩的“那套”,在社會中玩了一圈,膩了,就不想玩了:“偷走的劍,再放回去唄!”。

這時你在看電影的時候會偷着樂:這幸虧不是我家孩子,但轉頭一想,又暗自傷感——我們的時代,興許早就過去了,教訓他們不再是件輕鬆的事,儘管我們依舊有閲歷“教育”他們。

這時的你,就是影片中的李慕白和俞秀蓮。

所以卧虎藏龍,大概卧的是“青春”,藏的是“新生”。這是影片中的“江湖夢”,也是現實裏的“社會觀”。

秀蓮第一次與嬌龍見面時,就給予了對方這樣的評價:“説你不懂事吧,又懂點事。”

現在想想,看到嬌龍為了報恩,馬不停蹄的趕去給慕白配藥,以及最後因為慕白的死,而自責的自殺之後,我確實看到了這個年輕人的“底線”,你説這是悲劇,我認為這是“現實”,因為現實本身就很悲劇。

接着,讓我肯定這不是一部單純的“問題少年教育片”的根本原因,是慕白的那句“把手握緊,裏面什麼也沒有,把手鬆開,你擁有的是一切”;是小虎那句“大家要聯合起來,才有機會活下去,你的同伴就成了自己的家”;是嬌龍那句“有一天,我發現我可以擊敗你,你不知道我心裏有多害怕”……

這是社會的包容,社會的團結,社會的變化,是你曾經不屑,但現在深信不疑的“標準化”人生。

怎樣活着才出彩?它不是江湖裏見誰懟誰的“嬌”式活法,也不是沉澱自己卻錯過真心的“白”式活法,當然,它也不是“摘不到星星就搶梳子”的“虎”式活法。

它沒辦法被界定,江湖也好,社會也好,最值得高興的就是這個了,當然最苦惱的也是。

不然要都像李慕白那樣“送走了劍,就送走了恩怨”,那幸福要簡單的多,可電影説了,這沒用!

現在,這盤“菜”被吃光了,你也看到了底下放着的“現實”,“咀嚼過後就是思考”,這確實是目前證明自己依舊“活着”的最有用的方式。

在這場與導演的思想博弈中,思考不出結果,也沒事。

畢竟,對於為人處世的姿態,人貝勒爺早早就給了提示:

“剛柔相濟,方得治道。”

電影《卧虎藏龍》觀後感

文 道道老

以前看過一次這部電影了,當時因為聽説華語電影得了奧斯卡獎很激動,也很好奇,很想知道是個什麼樣的電影能得此殊榮,便和同學一起去看了。説實在當時光記得是一場場打鬥,特別是在竹子上晃晃悠悠地打鬥,感覺很新鮮,覺得那些打鬥很有美感,光顧得欣賞武功了,所以看完電影印象也不是很深刻,沒記住什麼情節。

最近朋友想看這部電影,我也就跟着湊熱鬧,又看了一次。卻發現這次看了感覺完全不一樣了,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年紀大了,看電影關注點不一樣了;再就是過了這麼多年,時代變化了。

影片寫的是李慕白要退出江湖,讓師妹將手中著名的寶劍送給貝勒爺,卻沒想到被盜,從而引出一系列江湖恩怨的故事。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李導演主要在電影中加強華人元素的表現。覺得李導演這一招非常好,因為從網上看到好多留學外面果人的文章發現,實際上歪果人對我們的文化和習俗以及生活很陌生。不瞭解就容易產生誤解甚至敵意。李導演使大力氣加入了華人元素,像武術打鬥,以及道,氣機之類,功夫到了一定境界,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劍;還有輕功。這些讓那些歪果人大開眼界,對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很有益處。

其中好多事情已經有好多影評中説明了。這部電影據説不同的人看了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導演的高明之處。看了這部電影我想説一些我的看法。

第一個看法,好多人説李慕白對玉嬌龍產生了曖昧感情,這個我是堅決反對。我感覺有些人特別多情(沒有冒犯的意思,也不是表示貶義),看到李慕白非要追着王嬌龍要收徒,就感覺李慕白喜歡她了。我感覺不是。原因如下:

第一,當年李慕白的師弟為了替李慕白擋了一下攻擊,因此而死,師弟是秀蓮的戀人,二人後來感情越來越深,互生情愫,卻因師弟而覺得對不起師弟,一直壓抑着情感,後來李慕白都要飛昇了,卻放不下秀蓮又回來了。可見二人感情之深,也可見二人仁義信義,這樣的李慕白怎麼可能會與玉嬌龍產生曖昧?還有人説秀蓮也嫉妒玉嬌龍云云,我沒看出來。我看出來的是李慕白和秀蓮兩個人對一個武術好苗子的喜愛與珍惜,要知道江湖上出一個對武術有天賦的人是不容易的,甚至需要多年,這些在很多武俠小説裏面都有提到。所以發現了一個武術好苗子是很驚喜的,也是很愛惜的。因此李慕白才一直追着她要收徒,他是想讓他們的武當劍術發揚光大。他和秀蓮才在玉嬌龍一再犯錯後還替她擔當,都是出於對這個好苗子的愛護之心。所以才有後來李慕白對秀蓮的坦白説希望今後退出江湖,和秀蓮永遠在一起。

其次就是,玉嬌龍中了迷疊香後,有人説李慕白情慾動了,那也是瞎掰。李慕白是一下攬住她了,她那裏是要跌倒好嗎?然後李慕白就説她中了迷疊香,然後就給她治。而且這時秀蓮來了,哪裏看到有嫉妒的痕跡?他們兩個很信任的好吧?這種江湖道義大家怎麼會這麼容易出這種小家子氣呢?

第二個看法,有人評論説碧眼狐狸訴説當年李慕白的師傅不教她學武才害他性命,由此推斷什麼大男子主義,性別歧視之類。這裏我不完全苟同。我的看法是:古代是性別歧視不假,但在這裏不是。為什麼這麼説呢,很好的例子嘛?秀蓮就是徒弟,她是個女的。我認為不教她是因為別的原因。諸如天分不夠。影片中都説了,王嬌龍都超過了師父也就是碧眼狐狸,而且親口説她師傅本事就這樣了。可見她天賦確實是不夠。古代對天賦是很在乎的。比方秀蓮就是用刀,而李慕白用劍。學武是會根據各個人的特長來的。所以説碧眼狐狸不能學是性別歧視之類我不認同。

第三個看法,我認為對玉嬌龍打擊最大的是自己的師傅碧眼狐狸最後的行動。雖然玉嬌龍知道師父不如自己,還怕她傷心隱瞞着她。可以看出她雖然很傲轎,初生牛犢不怕虎,天不怕地不怕,到處惹事,要橫行江湖。然而她很在乎她師父的,她是個那種嘴硬心裏熱乎的人,所以前面看她師傅眼看被李慕白他們給殺了,衝上來冒着危險把她給救走了。可能她的做事方式不對,因為她在影片中簡直是一個皮孩子,又衝動又惹事,但她挺在乎她師父的。沒想到的是,最後她師傅卻想要她的命,給她來一毒針暗器,要不是李慕白替她擋了一下,死的就是她了。最令她震驚得是她師傅的話:“徒兒不肖,我要的是玉嬌龍的命,十年苦心,就是因為你一肚子的壞水,隱藏心決,讓我苦練不成,而你卻是劍藝精進,什麼是毒?一個八歲的孩子就有這種心機,這就是毒。嬌龍,我唯一的親,我唯一的仇!”説完就死了。俗話説“最親近的人傷自己最深。”這個就是典型寫照。玉嬌龍整天跟碧眼狐狸在一起,在她心裏,師傅大概比父母的份量還重,聽到這話她是徹底心碎了。她沒想到自己的不經事傷師傅這麼深。而且最後又害李慕白丟了性命,而且李慕白也是真心地教導她,她心裏也明白的,只是嘴硬而已,那都是發自內心的內疚,所以才拼着命的去配藥。當她拿着配好的藥來到時,悲劇已經發生,也預示着她的徹底內心支柱的瓦解。當然也有看透江湖的成分在內,碧眼狐狸總是慫恿她去闖江湖,肯定不知灌輸她多少江湖的美好,什麼生氣誰就可殺誰之類,經歷這些事她終於明白,江湖並不是那麼理想的。所以才有了最後的跳下深淵,那是心靈唯一的解脱。所以在跳下後才輕飄飄地像鳥兒,舒展開來。那是一種知道自己要解脱了的快感。

最後吐槽一下演員的發音。這裏其實也不能算是毛病吧,畢竟當年技術還沒這麼好。演員的發音有的地方都很不容易聽清楚,實力證明這些發音都是演員親自讀白的吧。可能由於現場龐大的原因,有的聲音不是很清楚。不像現在,辦法多的是,可以先對口形,然後再找人配音什麼的,不會讓聲音這麼的不清楚。這個應該算是時代的問題吧。

整部電影拍得不錯,給咱華人爭了光,好電影。

《卧虎藏龍之青冥寶劍》觀後感

《卧虎藏龍之青冥寶劍》觀後感

本人今天看的青冥寶劍,覺的這個電影不夠精彩。

第一,此片故事過於簡單,過於平淡,過於老套,簡單來説,就奪劍和護劍的故事,而且本劇本身也有很多東西沒有説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青冥寶劍到底有什麼威力,使得劇中人物不要性命去爭奪這把劍,到了電影結束青冥寶劍也沒有表現出什麼威力,要使大家不要命去爭它。而且本劇中心思想也太簡單和幼稚了,用劇中的人物的一句話就是本劇的中心就是:“人不要被劍控制”,引申了説那意思也不要貪圖名利,不要被名利控制.

第二,本劇的人物形象過於單薄,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反派更是過於臉譜化,除了看臉像是壞人之外,其它的事情陰險狡詐也沒有表現出來。

第二,本片結尾過於草草,最後的反派大本營竟然被甄子丹,楊紫瓊等四人給挑了。而且四人沒有用任何計策和辦法,就是直接闖進反派大本營撕殺,把反派大本營給端了,看到這個情節,我堂皇結舌.早知道反派這麼容易解絕,那先前劇情楊紫瓊千方百計的想辦法護衞青冥劍就顯得很搞笑,根本就不需要這樣,直接提着青冥劍到反派大本營把反派直接殺了就是,何必這麼麻煩。結尾過於簡單,不夠驚險。恕個人愚見,結尾可以這麼設計,甄子丹與楊紫瓊等四人打聽好反派的大本營的地形,設計好奪回青冥劍的計策,步驟。然後在執行該計策表現該計策的堅難,驚險,最後由於該計策執行時,小婁婁出了一點兒差錯,被狡詐的反派發現,最後無可耐何,正反派大決戰。在下以為這樣寫,既能表現正派的能力,又能反應反派的陰險,能力,以及打到反派的艱難,而且還有拉長電影時間的好處。

最後説一下本電影的優點,那就是打鬥做的還可以。

以上就是本人觀看《卧虎藏龍之青冥寶劍》感受,如有不對,多蒙指教。

《卧虎藏龍:青冥寶劍》影評:還是熟悉的江湖,丟了熟悉的味道

這次看片前並沒有做什麼功課,為此我相當後悔。開場沒幾分鐘,撲面而來的3d全景彷彿帶着一個大寫的“指環王“水印,要不是有個楊紫瓊站在那裏,我還以為是霍比特人要出山。看完電影回來我就查了一下製作班底和取景地點,號稱參與過《指環王》和《x戰警》的好萊塢頂級團隊(沒錯真的是指環王...),以及在山水如畫的新西蘭取景...那麼一切都説通了——搞笑,製片方是認真的。總之,此刻我還在安慰自己,這麼有氣勢的全景,不枉我要戴兩副眼鏡看,然而當我發現這部電影嘗試通過切換美圖秀秀濾鏡來暗示時空場景的轉化時,我只能暗叫一聲”你特麼在逗我”,就連盲女巫本應神祕緊張的亮相也被那一片像是從哪個黑童話影片裏借來的.荊棘林帶得我直接出戲。好在小酒肆和王府這一類的近景佈置都還比較用心,不至於讓人從對白和武戲裏分心。

好了,説到對白,那麼問題又來了(此處應該有呵呵)。雖然這個影片從一開始就有意試水海外市場,但這可是武俠片啊親!對白是武俠故事的靈魂之一,人物的遣詞和語氣是塑造性格的一件利器。你以為拿一部全英文對白的片子加上後期的中文配音就萬事大吉了麼?這跟穿件馬甲出來有什麼區別。甄子丹和楊紫瓊畢竟還可以靠眼睛加戲,幾個年輕的演員就實在很難hold住中文對白的精髓,神態語氣和肢體都夾雜着濃濃的西方文明影子,聊起天來恍如剛從美劇片場下來,作為一個純種的中國觀眾,我看得從頭到尾尷尬癌晚期。

語言的問題始於選角,中意混血的雪瓶鵝蛋臉、細長眼,着實符合老外對於中國女性的普遍審美,不過白皙的皮膚、高挺的鼻樑和眉眼之間滿溢的洋氣讓這個本應在艱苦環境中被養大、又帶着使命獨自流浪的姑娘少了幾分俠女的氣息,也不似章子怡能展現出東方女性在宿命和自由之間微妙的掙扎與反覆。魏方身上的異域氣息也是難以掩飾,倒不是因為他在後腦勺頂紮了個萌萌的小辮兒,主要是他渾身上下散發出的自由感覺和藝術氣質,讓他的主線看起來恍若一場精心的cosplay。

不過,雖説整部片子西方化感覺濃厚,但是有甄子丹和楊紫瓊坐鎮的武打戲份還是沒有讓我失望,至少也算收放自如。唯一有點遺憾的是幾路豪傑二話不説莫名其妙地就結對了,死了兩個以後團隊之間的感情又突飛猛進,實在太讓人跳脱了。想來原本或許是想表達英雄之間惺惺相惜,不問生死只求仗義,可惜理是這麼個理,模式感太強,純粹匆匆忙忙走了個套路,這麼説吧,哥兒幾個把酒言歡的時候導演用慢鏡頭給每人切了個近景,你就知道這些人後面要死了,而且死完以後這一段回憶你還要配上音樂再看一遍——這就是套路的感覺。

最後只想吐一個槽:孟思昭在第一部裏不是為救李慕白被對手一劍刺死的麼?

《卧虎藏龍:青冥寶劍》影評:獨愴然而涕下

十多年前,一部中國武俠電影在西方掀起觀影熱潮,使得歐美觀眾對中國文化以及武俠功夫的理解走進更深更遠的世界,這便

是獲得2001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以及其他三項獎項的《卧虎藏龍》。而今,《卧虎藏龍》的第二部《卧虎藏龍:青冥寶劍》(以下簡稱《青冥寶劍》)再度來襲,換了導演以及演員的《青冥寶劍》能否複製《卧虎藏龍》當年的輝煌,只怕前途渺茫。

《卧虎藏龍》由知名華人導演李安執導,由華語電影一線明星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等主演,將東方的武學之美揮灑得淋漓盡致,不僅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更有柏拉圖式的愛情,而且融入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使得西方人為之痴迷。擱下其獲得的四座小金人暫且不提,僅票房,就夠中國人驕傲一陣子了,它在北美的票房1.25億美元,是北美影史上第一部過億的外語片,而且該項記錄至今沒有電影超越。該片不僅奠定了周潤發和楊紫瓊的國際武打明星地位,更使章子怡聲名鵲起,直接獲得了進入好萊塢的船票。

不過,這是《卧虎藏龍》,和《青冥寶劍》沒有任何關係。雖然《青冥寶劍》和《卧虎藏龍》都是取材於民國著名武俠小説家王度廬的系列小説,但《青冥寶劍》的導演是著名的武術指導袁和平,主演除了楊紫瓊之外,動作明星甄子丹傾情加盟,楊紫瓊的高徒劉承羽和以《舞出我人生》系列廣為人知的岑勇康作為新生代擔綱。

雖然不是李安牌,但《青冥寶劍》同樣令人期待。無論質量如何,起碼它是《卧虎藏龍》的第二部,講述的還是那些年的那些故事。影片講述戴閻王重出江湖,準備搶奪小貝勒府的青冥寶劍。俞秀蓮聞訊,和舊交孟思昭一同保護寶劍,此時,受矇蔽的羅小虎也加入搶奪陣營,玉嬌龍的養女雪瓶,兒子鐵平紛紛現身,一場激戰即將展開。最終,眾人齊心協力擒拿戴閻王,保護青冥寶劍不落入敵手。武術世家出身的袁和平使得《青冥寶劍》在動作和武術方面的可看性大大增加。如果光看動作場面,你會看到一個精彩的《青冥寶劍》。近些年,質量上乘的武術電影屈指可數,《青冥寶劍》武打如行雲流水,揮灑自如,雖然沒有《卧虎藏龍》那般意境,但和《劍雨》、《繡春刀》等近些年頗受好評的武俠片有得一拼,能與它們共同組成雲蒸霞蔚、仙氣飄飄的武林羣山。

只可惜,《卧虎藏龍》是一座更高大更巍峨的山脈,一下子便遮蓋了《青冥寶劍》僅有的一些光芒。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打着《卧虎藏龍》的旗號,就免不了要遭受被它碾壓的命運,《青冥寶劍》口碑的不佳也多源自於將它和《卧虎藏龍》的比較。而且,《卧虎藏龍》這座大山高聳入雲,如果是自然山脈,它便是喜馬拉雅如果是文化山脈,它便是泰山崑崙,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青冥寶劍》只好“獨愴然而涕下”。王度廬的“卧虎藏龍”系列小説共有五本,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拍成電影?

當一部電影成為經典,差不多也就成了絕唱。只有常變常新的李安自得其樂,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留下一部部難以超越的經典之作,而他自己,則如龍虎般隱沒於大澤平湖,羣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