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懂生活吧>品質生活>

唐朝多少郡縣

品質生活 閲讀(1.47W)

唐朝多少郡縣的答案是:1557縣

唐朝多少郡縣

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分封制度之後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幾乎盛行整個封建時代。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處在中央的管轄之下,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統一。標誌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緣政治,是中國由貴族封建制度走向封建專制制度的標誌。

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於秦國秦穆公嬴任好,經過法家歷代的改革,最終成型於秦漢時期。

郡縣制是古代中央集權制在地方政權上的體現,起於春秋戰國時期,再經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為秦漢以後的地方政治體制。隋開皇三年(583年),改郡為州,州縣製取代了郡縣制。

周、秦之變歷來被視作中國歷史的重要轉折,封建、郡縣之辨更是其間最重要的內容。然而,郡縣制並非是商、周之制的斷裂,它仍然處於商、周傳統的延長線上。郡縣制的出現是春秋戰國時代治理效率化競爭的結果,並有賴於官僚制度的成長——更確切地説,郡縣制的出現是“治權”發展的結果。

秦漢以後,郡縣的功能與範圍大致不變,因為郡縣作為地方政區,主要任務是勸課農桑、徵收賦税、維持治安。“縣”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郡一級的行政區劃,唐宋多稱“州”,明清多稱“府”,但其性質相近。由於郡(州、府)數量太大,不便於朝廷管理,故而在郡(州、府)之上還編有更高一級的政區,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是“州”,唐代為“道”,宋代為“路”,元、明、清為“省”。

自秦始皇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單一的郡縣制、中間經由漢武帝予以穩定,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郡縣制一直是中國古代國家的基石。在今天中國學界討論的治理體系創新的議題中,郡縣制仍然是可資解讀的重要歷史資源。

郡縣制下的郡守和縣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從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治安定和經濟發展;郡縣制從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來分封割據的狀況,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有利於防止地方割據分裂,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為現代的行政區劃劃分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