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懂生活吧>教育>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是什麼意思?

教育 閲讀(1.8W)

意思是: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成語發音: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成語解釋: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成語出處:宋 辛棄疾《一剪梅 獨立蒼茫醉不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成語繁體: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分句;指實至名歸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查看更多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的近義詞>>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是什麼意思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解釋

1、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是一句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原意是“桃李”(兩種常見水果,可作果樹解。桃:桃樹,李: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是很好看和好吃的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2、出處:宋·辛棄疾《一剪梅·遊蔣山呈葉丞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什麼意思

【意思】就像桃李不會言語,下面卻自己出現了小路。

【出自】《一剪梅·遊蔣山呈葉丞相》

【作者】宋代:辛棄疾

【全文】

獨立蒼茫醉不歸。日暮天寒,歸去來兮。探梅踏雪幾何時。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白石岡頭曲岸西。一片閒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翻譯】

我獨自站在空闊無邊的鐘山上飲酒,天色已晚,天氣變寒,已經到了回去的時候。曾幾何時,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現在又依依惜別。你離開後,我將會有怎樣的一番思念。

長江西岸的白石崗,長滿了萋萋芳草,惹來一片離愁。我對你的思念不用山鳥來表達,就像桃李不會言語,下面卻自己出現了小路。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淳熙元年(1174)春,作者第二次在建康做官,任江東安撫使參議官。葉衡也是當時著名的抗金人物,與作者關係密切。辛棄疾這次在建康任職,也是出於葉衡的推薦。葉衡於是年二月招赴京城,該詞正詠此事。

桃李不言自成蹊的意思

桃李不言自成蹊的意思為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原義是桃樹、李樹不會説話,但因為其花朵美豔,果實香甜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於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在句子中可充當作分句,含褒義。亦作“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

成語典故:

西漢時期,大將軍李廣是個驍勇善戰之人,他一生和匈奴打了七十多場仗,戰功赫赫,深得百姓和官兵們的擁戴。雖然李廣官職很高,兵馬眾多,但他卻從不居功自傲。他待人和氣,每次朝中賞賜給他的東西,他都會分給部下。

打仗的時候,遇到糧食短缺的情況,他也會和士兵一起忍飢挨餓;衝鋒時,他更是身先士卒。跟隨他的將士們各個驍勇善戰,不怕犧牲。李廣去世時,軍中上下無不痛哭流涕,百姓也都紛紛前來悼念。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給李廣立傳的時候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此來誇讚李廣將軍的德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什麼意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我對你的思念不用山鳥來表達,就像桃李不會言語,下面卻自己出現了小路。

一、出處:《一剪梅·遊蔣山呈葉丞相》宋·辛棄疾

獨立蒼茫醉不歸。日暮天寒,歸去來兮。探梅踏雪幾何時。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白石岡頭曲岸西。一片閒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二、譯文:

我獨自站在空闊無邊的鐘山上飲酒,天色已晚,天氣變寒,已經到了回去的時候。曾幾何時,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現在又依依惜別。你離開後,我將會有怎樣的一番思念。

長江西岸的白石崗,長滿了萋萋芳草,惹來一片離愁。我對你的思念不用山鳥來表達,就像桃李不會言語,下面卻自己出現了小路。

三、賞析

詞中上片回憶與葉衡同遊鐘山,點明瞭具體地點與時間,“獨立蒼茫”、“日暮天寒”以蒼茫無人來表明作者的孤寂,日暮天寒説明了環境的悽清,從而渲染了一種淒涼悲切的氛圍,説明葉衡即將離開建康奔赴京城。

“探梅踏雪幾何時。”,回憶與友人當時一起在鐘山上踏雪尋梅的經歷,詞人與友人一起踏雪尋梅,則是説明兩人志同道合,兩人的友誼也是純潔高尚的。

“今我來思”和“楊柳依依”是《詩經·小雅·采薇》中的詩句,被作者直接引用,想象友人走後,自己一個人再來鐘山那種“物是人非”的淒涼心境,化用即成的詩句,卻毫無做作之感。

下片緊承“今我來思,楊柳依依。”“白石岡頭曲岸西。一片閒愁,芳草萋萋。”幾句,描寫了友人離開以後的具體情景:白石崗依舊是長滿了萋萋芳草,景色沒有變,卻沒有同遊之人,從而而心中充滿了愁緒。

“多情山鳥不須啼。”則是對這種愁緒的強調——不用山中多情的鳥兒悲啼,心中自會惆悵不已。

最後兩句,引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讚頌李廣的話説明葉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們的稱頌,葉衡本人也受到百姓的愛戴。

四、背景:

這首詞作於淳熙元年(1174)春,作者第二次在建康做官,任江東安撫使參議官。葉衡也是當時著名的抗金人物,與作者關係密切。辛棄疾這次在建康任職,也是出於葉衡的推薦。葉衡於是年二月招赴京城,該詞正詠此事。

五、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