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懂生活吧>歷史常識>

舊曆是指農曆還是陽曆

歷史常識 閲讀(2.22W)

指農曆也指陽曆。

漢歷(農曆、夏曆、陰曆、舊曆)是我國傳統曆法,平年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月亮的運行確定),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11天,積至3年餘33日,故每3年須置一閏月,尚餘3日或4日;再積2年,共有(11*2)+3or4=25日或26日,可再置一閏月,所以在約19年內設置7個閏月正好(即陽曆19年天數與陰曆大約相等。),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份分成24個節氣,便於農事。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復始,這種曆法相傳始於我國夏代,所以又稱夏曆,與現行之公曆而言,又叫“舊曆”,一般人們以為陰曆適合於農家農事,又稱“農曆”,通稱“陰曆”。

陰曆一年之內不可能出現兩個閏月,也不可能連續兩年出現閏月。閏年中以閏四、五、六月最多,閏九、十月較少,閏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則極少出現,至少在幾千年內是這樣的。

舊曆是指農曆還是陽曆

我國現行的公曆也就是公元紀年的方式,啟用於辛亥革命。“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的,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而公曆的正式在全國通行並且作為官方的通用紀年法則是在新中國成立之際。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然而舊曆,也就是通常我們説的夏曆、漢歷、陰曆、農曆等也仍然是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重要的紀年方式。因為,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很多人還是習慣於我們的傳統歷,這畢竟是自古便傳承下來而沿用。在古時候,不僅是史書的相關記載,還是民間流傳的記憶也都無不與舊曆有着密切的聯繫。

中國傳統的節日便都是以舊曆為標準的。比如春節(傳統新年),就是舊曆的新年,再有像“元日”(大年七年級)、“元夕”(正月十五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有詩書為證,如王安石的《元日》,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等。

可以説,舊曆就是一部中國史,也包羅萬象。

現行舊曆基本是按照無中氣置閏(約十九年七閏)的原則,根據月相的變化而排定的。“農曆,一年一般為12個月,一個月天數依照月亮圍繞地球運行週期而定,為29或30天,閏年為13月,中國農曆年平年為354或355天,閏年為383或384天,平均每年約為365.2422天(即地球環繞太陽一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