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懂生活吧>歷史常識>

中國火藥發明人是誰

歷史常識 閲讀(3.01W)

孫思邈。

他是一位很低調的人,當年見國事多端,便選擇隱居陝西終南山中。在隱居期間,他開始研究醫學,不斷積累走訪,及時做記錄,後來他開始研究火藥。孫思邈在之前煉丹家的經驗基礎上,自己又收集了各地煉丹家的配方,最後決定用硫磺伏火法作為火藥的配方,經過孫思邈多次實驗,火藥終於研製成功。

孫思邈(541-682),京兆華原(現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被後人稱為“藥王”。孫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經典,同時也博覽眾家醫書,研究古人醫療方劑。他選擇了"濟世活人"作為他的終生事業,為了解中草藥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孫思邈還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孫思邈無疾而終。

中國火藥發明人是誰

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懷孕已十多個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牀不起。雖經不少太醫醫治,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太宗每日愁鎖眉頭,坐卧不寧。

有一日,唐太宗理完朝政以後,留大臣徐茂功問道:“皇后身患重病,經太醫不斷診治,百藥全無效果。卿可知哪裏有名醫?請來為她繼續治療才是!”徐茂功聞言,便將孫思邈推薦給太宗説道:“臣早聽説華原縣(今耀縣)有位民間醫生孫思邈,常到各地採藥為羣眾治病,對婦兒科尤其擅長。疑難之症一經他手,都能夠妙手回春,藥到病除。以臣之見,還是將他召進宮來,為皇后治療才好!”

唐太宗聽過徐茂功的一番話後,表示同意。便派遣使臣馬不停蹄,星夜奔赴華原縣,將孫思邈召進了皇宮。

唐太宗見孫思邈已經來到,便立即召見了他,説道:“孫先生醫術超羣,有起死回生之功,皇后身患重病,昏迷不醒,特請先生前來治療,若能好轉,寡人定有重賞。”

但是,在封建社會,由於有“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束縛,醫生給宮內婦女看病,大都不能夠接近身邊,只能根據旁人的口述,診治處方。孫思邈是一位民間醫生,穿着粗布衣衫,皇后的“鳳體”他更是不能接近的。於是他一面叫來了皇后身邊的宮娥采女細問病情,一面要來了太醫的病歷處方認真審閲。他根據這些情況,作了詳細的分析研究,已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然後,他取出一條紅線,叫采女把線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從竹簾拉出來,孫思邈捏着線的一端,在皇后房外開始 “引線診脈”了。

沒有多大工夫,孫思邈便診完了皇后的脈。原來,孫思邈醫術神奇,靠着一根細線的傳動,竟能診斷清人體脈搏的跳動。這就是他被羣眾稱為神醫的原因。

“萬歲!民醫已對病症經過了查問診脈,診斷其為胎位不順,民間叫做小兒扳心,故而難產十多個月不生,致使皇后身患重病。”孫思邈診斷完畢,向太宗稟告了病因。唐太宗聽完以後,問道:“孫先生言之有理,但不知你打算怎樣治療?”孫思邈答道:“只需吩咐采女,將皇后的手扶近竹簾,民醫在其中指紮上一針即見效果。”於是采女將皇后左手扶近竹簾,孫思邈看準穴位猛紮了一針,皇后疼痛,渾身一顫抖。不一會兒,只聽得嬰兒呱呱啼哭之聲,緊接着采女急急忙忙跑出來説道:“啟稟萬歲,皇后被孫醫師扎過一針後,產下了皇子,人也甦醒了!”

唐太宗聞言大喜,對孫思邈説道:“孫先生果真醫理精深,妙手回春,確實是當代名醫!今日醫好中宮疾病,生了皇子,要算奇功一件,寡人有心留你在朝執掌太醫院,不知你意下如何?”

孫思邈不願在朝為官,立志漂泊四方為廣大人民羣眾舍藥治病,並撰寫《千金方》濟世活人。於是他向太宗陳述了自己的志願,婉言謝絕了太宗賜給的官位。太宗聽了,也就不好強求挽留。賜給他“沖天冠”一頂、“赫黃袍”一件、金牌一面、良馬一匹和千兩黃金、綢緞百尺。並大擺宴席,一來歡送孫思邈,二來慶賀皇后病癒生下皇子。但孫思邈又拒絕了太宗賜給的黃金綢緞。唐太宗深為孫思邈的高尚品德和為人處事的精神風貌所感動,同文武百官將他送出皇城,任他去名山大川採集藥材,為黎民百姓救死扶傷,任何人不得阻攔。

唐太宗十分欣賞孫思邈,後來還曾親臨華原縣五台山去拜訪孫思邈,並賜他頌詞一首。直到現在,藥王山南庵內還留有唐太宗御道、“拜真台”、“唐太宗賜真人頌”古碑一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