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生活吧>历史常识>

愚人食盐的道理

历史常识 阅读(2.88W)

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不能单一形而上学的看问题。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愚人食盐的道理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一个很远的朋友家里去,主人便很殷勤地招待(他)。

并煮了好几道好菜和这位客人(一起)享用。(可是忘了放盐,所以每道菜都淡而无味。)(这位客人对主人)说:"(这些菜都)淡了一点,都没有味道。

"主人于是到厨房拿了些盐(搅拌了一会儿再),请客人尝尝,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自言自语道:"菜这么好吃,是因为放了盐。"黄昏时回到家,母亲已备好了饭菜。

(他)说:"放盐了吗?放盐了吗?"母亲取出盐,感到有点奇怪。看到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母亲问:"怎么可以这样呢?"他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一直不停地吃盐,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更:即改变闻已:听罢益:译为增加所以:表示原因缘:译为因为空:空口薄暮:靠近傍晚具:准备好,准备口爽:口味败坏昔:即从前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理,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适度的道理。

愚人食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譬如不懂佛的人,听到适当地节制饮食,对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于是就不吃饭食,经过七天或十五天之后,因饥饿而影响了身体,对修行也没有好处,就像这个呆子因为盐有美味而空口吃盐,结果使口舌不能辨味一样。经文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释义从前有一个呆子。他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莱太淡没有味道。

主人知道后,就又在他的菜里加了些盐。尝到加了盐的美味之后,他便自言自语地说:“菜之所以鲜美的原因,是因为加了盐,加一点点盐尚能如此鲜美,何况更多呢?”这个呆子愚蠢无知,便空口吃盐,吃了以后口舌失去味觉,反受盐的害。扩展资料:世界上所有美丽的东西,都在于和谐之美,如果失去了和谐的格调,任何事物都会显得不美了。

比如最美好的音乐就是所有音符都能够和谐统一,此起彼伏,协调一致,美妙无比,才会演绎出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否则就是噪音,令人身心苦累而已。人生也是如此,身心状态、行为修养、言语举止、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事业家庭、社会关系等等,也要和谐相处,团结进步,才是美丽的人生,否则就是不幸或者不够幸福的人生了。通常的人都会在一生中不停地去追求家庭事业、感情欲望、钱财享受、地位权利、荣耀尊严等等,因为感受到这些所追求的东西能令自己的生命“美味”许多,但如果仅仅只是追求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而把生命本身需要的和谐之美忘记了,那就会偏离了原先自己努力的初衷,因为每个人的初衷都是想把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过得更加完美、更加灿烂的。

有些修行人也会很容易陷入这种偏激的追求当中,一味地苦行,或者片面地执著一种行为,而忘记了自己的身心和谐、自他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忘记了修行的最初目的是要断除妄想杂念、破除生死轮回的怪圈,从而跳出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惯性思维,反而更加执著于有相而无常的世间法则了。

《愚人食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愚人食盐出自《百喻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是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不能单一形而上学的看问题,二是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愚人食盐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愚人食盐》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要注意分寸,掌握恰当的方法,坚持适度的原则;就如浇花一样,每天浇适量的水就可以了,不要一次性浇“死”,“一劳永逸”。《愚人食盐》是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

原文: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给他食物。食物嫌淡而无味。

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

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经过则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是有害的。故事梗概: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去亲戚家吃饭,主人在菜中加盐,菜都很美味可口。

傻人以为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的盐,回到家里急急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口里。

愚人吃盐的故事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愚人食盐,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

故事梗概是: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去亲戚家吃饭,主人在菜中加盐,菜都很美味可口。

傻人以为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的盐,回到家里急急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口里,结果,他尝到的不是美味,而是又苦又涩吃了想吐的味道。这个故事从哲学上看,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关键部分虽然有重要意义,但整体却拥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反对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愚人食盐的全文和翻译及寓意

《愚人食盐》南朝  古天竺僧伽斯那全文: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翻译: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

主人给他食物,食物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盐。加了盐,食物就味美,于是(他)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

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寓意: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

文学鉴赏:文中的这个愚人以其荒谬的逻辑,付诸于极端的行为,以至于自身也深受其害。很明显,他不知道,世间万物皆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老子就曾说过: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招致危险。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好好把握,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灾祸,才能长久快乐。愚人食盐比喻贪吃好玩,与断食偏食都不适中。过分的享乐与吃苦主义都有偏。世间万事必须适中,过与不及都可能坏事。

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负责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无成,过分的热衷名利,也会造成争夺计较而造恶业,或劳碌一生,与烦恼纠缠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轮回不息。世间万事做得适中,即成功立业。物用之得适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适即人尽其才。时、地、人、都恰到好处,即事事皆通,否则事事都障碍。

世间事事物物皆须靠我。

愚人食盐的译文和道理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做客,和主人一起吃饭,嫌弃食物淡而无味。主人听到之后,于是又在菜里添加了盐。

他吃了后觉得很美味,于是自言自语说:“菜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

很少就如此,何况量多的时候呢?”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不吃菜只吃盐。吃过之后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原文: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启示1、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2、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