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生活吧>历史常识>

撒哈拉沙漠多少平方公里

历史常识 阅读(1.47W)

撒哈拉沙漠多少平方公里的答案是:906万平方千米。

撒哈拉沙漠目前大约为9065000平方千米,但其面积随时间逐渐扩大;

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阳光最多、面积最大的沙漠,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撒哈拉沙漠的土壤有机物含量低,且常常无生物活动,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

撒哈拉沙漠的气候特点:

(1)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2)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3)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1)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北非撒哈拉沙漠中的亚斯文曾有连续多年无雨的记录;而在南美智利北部沙漠的阿里卡,有连续十七年中仅下过三次可量出雨量的阵雨,而三次总量仅0.51厘米,降水量极少。同样位于智利北部沙漠的伊基圭曾连续四年无雨,但第五年的一次阵雨就降了15厘米,在另一年的一次阵雨记录竟达63.5厘米,可见变率之大。热带沙漠的降雨多为暴发性的阵雨,往往引起剧烈的水土流失。

(2)气温高、温差大:由于云量少,日照强,又缺乏植被覆盖,空气湿度小,因此白天气温上升极快。在北非曾有高达58℃的记录,一般夏天的月均温大都在30℃~35℃之间,而且高温的时间很长,如阿拉伯半岛的'亚丁,一年有五个月的月均温在30℃之上。沙漠的夜间较凉,因为整夜无云,地面辐射强,散热快,夜间最低温度一般在7℃~12℃之间,也有出现薄霜的日子。年温差一般在10℃~20℃左右,而日温差更大,在15℃~30℃之间。在北非的黎波里以南的一个气象测站,于1978年12月25日曾有白天最热达37.2℃,而晚上降至最低温-0.6℃的记录,日温差达37.8℃,真是可用“朝穿皮袄午穿纱”来形容。

(3)蒸发强、相对湿度小:热带沙漠气候因为经常无云、风大、日照强、气温高、相对湿度小,因此蒸发力非常旺盛。可能蒸发散量约为降水量的二十倍以上,甚至达百倍。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很小,在埃及撒哈拉沙漠常出现2%左右的相对湿度。

撒哈拉沙漠多少平方公里

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原因

2014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显示:大约700万年到1100万年前,特提斯海的收缩导致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形成,这一观点推翻了撒哈拉沙漠形成于第四纪(大约300万年以来)的传统观点。

一般认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时代不会早于第四纪。大量的地质记录显示第四纪冰期开始的时候撒哈拉出现了显著的干旱。撒哈拉的干旱程度主要受非洲夏季风的影响。

在第四纪之前,非洲夏季风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岁差周期(大约2万年周期);在第四纪冰期开始之后,冰期间冰期旋回(大约4万年或10万年周期)开始影响非洲夏季风的强度。

中科院大气所研究人员与国外科学家合作发现,晚中新世托尔顿阶(大约700万年到1100万年前)是北非干旱加剧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关键时段。科学家利用挪威地球系统模式和公用大气模式揭示出,在托尔顿阶特提斯海收缩导致非洲夏季风显著减弱,干旱的沙漠环境在北非大面积形成。

特提斯海收缩不仅导致了北非平均气候态的变化,也加强了非洲夏季风对轨道变化的响应,随后成为控制撒哈拉沙漠范围变化的主要因素。

(1)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2)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3)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